近日,怀化市“风光储充”能源补给驿站项目在鹤城区坨院街道正式破土动工。
该项目由中城幸福产业合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城幸福”)与怀化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怀化产投”)联合打造,作为大湘西片区首个“源网荷储充”一体化项目,总投资逾5000万元。项目采用华为液冷超快充技术,单枪最大功率720kW,充电5分钟可续航300公里,配套储能系统与AI智能调度平台,旨在打造集能源补给、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枢纽。
这不仅标志着怀化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突破,更成为湖南省践行“双碳”战略、推动绿色转型的生动缩影。
怀化市“风光储充”能源补给驿站项目开工仪式现场。
民生改善:便捷服务与普惠共享提升百姓幸福感
民生是发展的根本落脚点,怀化“风光储充”项目从设计之初便聚焦解决群众“充电难、充电贵”等痛点,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,实现能源普惠化、生活便捷化。
据统计,2024年,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,比“十三五”末的492万辆增长5倍多。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激增,充电设施不足成为制约绿色出行的瓶颈。
中城幸福超充(湖北)数据运营有限公司华中区域董事长曹远斌介绍,怀化市“风光储充”能源补给驿站项目创新引入“全天均价模式”,打破传统分时电价限制,结合储能技术削峰填谷,将充电成本降低约20%。通过AI智能调度系统优化能源分配,单次充电成本较市场平均水平下降30%,有效减轻营运车辆(如出租车、网约车)的日常负担。同时,华为液冷超充机组支持全车型适配,5分钟快充续航300公里,大幅缩短等待时间,化解“里程焦虑”。配套建设的休息区、餐饮服务区,更将驿站打造为“一站式”便民中心,让能源补给从功能性服务升级为舒适体验。
此外,曹远斌介绍,中城幸福在全国推行“百城千站”计划,大湘西片区以怀化为起点,未来5年将拓展至多个站点,形成规模化网络,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青年就业提供新路径。值得一提的是,项目与本地出租车公司、物流企业签订保底流量协议,锁定营运车企VIP优惠,确保稳定客源,间接支持数千名司机群体的可持续收入。
项目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,中城幸福将新能源与乡村微电网结合,在偏远地区推广“农业光伏+储能”模式。怀化驿站作为示范点,其技术方案可复制到县域,解决农村供电不稳问题。例如,AI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远程监控,降低运维成本,让清洁能源惠及更多乡镇居民。
开工仪式现场。
国企担当:资源整合与责任践行筑牢发展根基
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,怀化产投在项目中充分发挥“压舱石”作用,以高效协作、政策响应和创新模式,彰显新时代国企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。
怀化产投凭借土地资源整合与地方协调优势,仅用不到一个月便完成项目从立项到开工的全流程,与中城幸福成立合资公司,深度融合双方资源,确保项目高效落地。怀化产投副总经理丁继金在开工仪式上强调:“今天的开工不是终点,而是合作新起点。”这种务实作风源于国企对地方发展的深刻理解——项目选址城北高速出入口,精准匹配交通流量与能源需求,提升区域保障能力。同时,集团严格履行监理责任,上海辅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全程参与质量把控,确保工程安全可靠。
国企的核心担当在于服务国家大局。项目积极响应国家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”的号召,与《怀化市碳达峰实施方案》无缝衔接。
项目采用“平屋顶光伏+垂直轴风电”复合设计,最大化城市空间利用率,并通过虚拟电厂参与电网调峰,减轻公共电网压力。
国企担当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,更在于民生福祉。在当天的开工典礼上,中城幸福产业投资(湖南)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童昌运详细分享了项目的规划与愿景。项目创新“保底收益+分成利润”模式,场地方(如政府平台公司)可获前5年平均租金或运营分成(二者取其高),确保公共资源公平共享。
绿色转型: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引领低碳未来
绿色能源发展是项目的核心驱动力。童昌运介绍,项目通过风光储充一体化技术、AI智能管理及产业链协同,驿站将成为怀化绿色转型的“示范窗口”,为“双碳”目标提供可复制路径。
项目集成行业前沿技术,实现能源高效循环。液冷超充机组采用华为“全液冷”方案,模块化设计支持10年免维护,故障率低于传统风冷设备90%,AI系统实时优化能源分配,提升光伏自销纳比例50%。项目通过“源网荷储充”模式,整合风力、光伏发电与储能缓冲,年减少碳排放超千吨。中城幸福的“1+4+X”能源管理系统,实现柔性充电与即到即充,充电桩使用率提升30%。这些技术不仅降低储能生命周期成本20%,更成为全国同类项目的参考模板。
项目以驿站为节点,拉动新能源全链条发展。风光储充一体化设计融合垂直轴微风发电机,充分利用怀化自然条件;储能系统峰谷价差收益与充电服务费结合,衍生虚拟电厂等盈利模式。怀化产投通过产业基金支持本地企业,已投资竹产业链等项目,形成“新能源+特色产业”生态。这种协同效应,推动怀化从能源消费城市向绿色产业标杆转型。
项目是湖南落实国家“交通强国”“数字中国”战略的具体实践。中城幸福全国布局“百城千站”,怀化作为大湘西首站,其经验将推广至周边片区,2025年实现高速公路充电桩车位占比超10%。项目通过风光储充荷协同,参与城市调峰与隔墙售电,为湖南打造“零碳城市”提供数据支撑。长远看,这种模式可复制到全省县域,助力2030年前碳达峰。
怀化“风光储充”能源补给驿站,不仅是一个项目,更是一张民生改善的答卷、一份国企担当的宣言、一条绿色未来的路径。
随着项目年内建成投产,怀化将崛起为大湘西新能源产业高地,吸引更多“百城千站”落地湖南。在“双碳”目标的引领下,这种“怀化速度”与“湖南智慧”,将为全国绿色转型贡献可复制的典范。正如怀化产投副总经理丁继金所言:“以高效运营彰显绿色能源的强劲活力”——这是怀化的承诺,更是湖南的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