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专题栏目 > 五一劳动节专栏

水利水电公司:脚踏实地的干,建设绿水青山

发布时间:2025-04-29 10:13 信息来源:怀化产投集团

水利水电公司:脚踏实地的干,建设绿水青山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他的生态文明思想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、保护与发展、环境与民生、国内与国际等关系,为我们指明了方向。多年来,怀化市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始终将习总书记的指示牢记于心,落实于行。今年,正全力推进岩堰溪提升泵站及加压管道改造工程(一标),这不仅是一项工程建设任务,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。在这背后,是无数领导和同事们夜以继日的付出,他们挥洒着汗水,贡献着智慧,将习总书记的要求镌刻在怀化的山水之间,全力推动一个个安全、优质工程的落地。

殚精竭虑,勇克技术难题

邓永光,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兼项目总指挥,在员工眼中,他更像是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。在跨河管道项目施工过程中,河床渗水把大家难住了,老办法根本不管用。那段时间,整个团队急得团团转。邓永光二话不说,天天泡在河边,一待就是大半天,盯着水流和河床琢磨。晚上大家下班走了,他还留在办公室翻资料,找国内外类似的施工案例。第二天上班,总能看见他趴在桌上睡着,办公桌上还摆放着密密麻麻的资料。就这样连轴转了三天,他顶着黑眼圈提出用拉森SP-Ⅳ型钢板桩围堰。这方法我们从来没用过,大家心里直打鼓,能行吗?邓永光当场拍板:“我带队干,保证把它啃下来!”接下来的日子,他带着大家在试验段一点点摸索。钢板桩怎么打、防渗措施怎么做,每个细节都反复调整。累了就在工棚眯一会儿,饿了随便扒两口盒饭,没日没夜地干。等试验段终于成功解决渗水问题,他才松了口气。当被问及为何身为大领导还要如此亲力亲为时,他眼神坚定地说:“工程建设没有旁观者,越是危急时刻,越要和大家并肩作战!”

认真细致,筑牢安全防线

张化湘,公司副总兼项目经理,初见他时,很多人都会误以为他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农民工。皮肤晒得黝黑,衣服永远沾着泥点子,鞋子上糊满工地的土。不管刮风下雨,他每天雷打不动要把工地转个遍。随身揣着个笔记本,发现哪里有安全隐患、哪里施工能优化,随手就记下来。靠着这份较真劲,他组织团队编出厚厚300多页的施工方案,每个步骤都抠得特别细。有天凌晨一点多,大家都睡熟了,张化湘还跟往常一样巡查。走到泵站附近,他心里突然“咯噔”一下,总觉得不对劲。跑去看监测数据,果然发现基坑位移数值在往上跳。他二话不说,立刻启动应急预案。带着大伙儿连轴转了4个小时,总算是把险情控制住了。事后,有人问他为何能够多年如一日地保持如此细致的工作态度,他抹了把脸上的汗说:“干了一辈子工程,见过太多意外,只有把安全做到极致,才对得起兄弟们的信任。”

奋不顾身,护航工程建设

伍琼亮是项目团队普通工人,个头不高,看着精瘦,可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,是公司出了名的“拼命三郎”。今年3月,一场暴雨来得突然,路上行人都急着往家跑,伍琼亮却开着车往工地冲。到那儿一看,河道水位猛涨,围堰被洪水冲得直晃悠,他连雨衣都没顾上穿,“扑通”一声就跳进齐腰深的水里。“快!这边打支撑!那边堆沙袋!”他扯着嗓子喊。大伙儿见他带头跳进去,也顾不上危险,跟着跳进水里抢险。扛沙袋的脚底打滑,泥浆糊了满裤腿;扶木桩的人被浪头冲得站不稳,得两三个人抱着才立得住;岸边递工具的来回跑,雨水顺着安全帽往下淌,眼睛都睁不开。大伙儿也顾不上冷、顾不上累,只想着赶紧把围堰保住。一群人在雨里泡了好几个小时,总算把险情控制住了。后来,当有人问伍琼亮当时是否害怕时,他挠挠头笑了:“哪来得及想啊?我就是个干工程的,把活儿保住,不就是该做的事嘛。”

就是这些殚精竭虑的人,这些认真细致的人,这些奋不顾身的人,撑起了公司一个又一个生态工程。在建设绿水青山的征程中,我们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生态环境攻坚战、绿水青山保卫战。如今在公司,大伙儿心里都有本明白账——干活不只是盖房子修管道,更是守护生态的使命。打桩的时候想着怎么不破坏河道,施工的时候琢磨怎么减少污染。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,就是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变成了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改变。守好五溪大地的山水,不只是在完成工程任务,更是给子孙后代留一片好环境。

通讯员:罗欣